荔浦職場問答
想找一份滿意的工作?
-
在荔浦的大廠為啥熱衷于校園招聘?
13*******32 2022-03-01 3個回答 109人關注
提交答案
全部回答 已有 3人回答
-
13*******56 2022-03-01其次,校園招聘面對的人才基礎巨大,可以優中選優,找到最適合企業的潛力人才 校園招聘都選在高校學生的畢業季。從教育部給出的相關數據來看,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為909萬,同比增長35萬;而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076萬人。超過千萬的畢業生要從今年的6~7月份畢業。除去一部分考研和考公務員成功上岸的人以外,大部分畢業生都會加入到找工作的大軍中去。 企業面對如此大的高校畢業人數規模,校園招聘屬于千軍萬馬齊過獨木橋,淘汰率很高,留下的人才,基本都是認同企業文化,且能力,潛力高度匹配的“自己人”,他們對公司的認同度高,對企業的忠誠度也較高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華為的“天才少年”計劃。 2019年6月27日,華為心聲社區發布的全員郵件,披露了任正非在2019年6月20日在華為公司管理團隊EMT《20分鐘》的講話內容。任正非表示,從2019年起,華為將從全世界招聘20~30名天才少年,而在接下來的年份要招200~300名。他把這些天才少年比作“泥鰍”一樣,希望他們“鉆活”華為,激活華為的隊伍。
-
13*******25 2022-03-01Anyway,閑話少敘,讓我們回到問題本身:大廠為啥熱衷于校招呢?比起社會招聘,校園招聘的時間場次固定(春招和秋招),招聘流程較長,且招來的都是沒有工作經驗的新手。既然校招有這么多看得見的缺點,那么企業為什么還熱衷于校園招聘呢?
我認為商業社會中,商人無利不起早。這個“利益”,可以是短期的,也可以是長期的。既然選擇“校園招聘”,那肯定是利弊權衡后的結果。如果說“熱衷”,那么無非是大廠看重校招能給企業帶來的中長期利益:吸引優秀人才、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,保持人才梯隊的長遠健康發展等。
首先,企業選擇校園招聘,無疑是想通過高校這一媒介來擴大影響和吸引人才。
校園招聘分為春季招聘(一般3~4月份,即“金三銀四”)和秋季招聘(9~10月份,即“金九銀十”)兩場。企業的校招主戰場都會放在秋季招聘,提前半年鎖定來年7月份畢業生中的優秀人才。由于中間跨越一個寒假,因此許多公司還為秋招發放Offer的童鞋提供假期實習的機會,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企業文化和工作氛圍。但是企業考慮到畢竟秋招發的Offer和學生正式畢業入職有長達半年的時間,存在很多變數。于是,他們也會在春季再次進行校園招聘。雖然春招提供的職位數量比秋招少一些,但是考慮到學生已經經過了考研和考公務員的重重“洗禮”,也包括假期的實踐,求職的意愿更加堅定和強烈。因此春招也是企業的重要選擇。 -
13*******57 2022-03-01“大廠”其實是個戲謔和自嘲的說法。 它原意就是指規模較大的工廠,例如富士康在中國大陸建立的生產iPhone的工廠。在工廠里上班的人被稱為“打工仔”或“打工妹”——即,每天在流水線上干著重復而又單調工作的人。隨著近些年互聯網的崛起和快速發展,互聯網公司工作的人們往往也自嘲自己是在某某大廠工作。例如早期的BAT(百度,阿里和騰訊),以及現在風華正茂的字節跳動,京東和美團等。 如今,“大廠”的定義得到了進一步擴展,不再單指互聯網這一個行業。世界500強或中國100強里的民企外企都可以稱之為“大廠”,比如在通信里的華為,愛立信(Ericsson)和諾基亞(Nokia);在制藥領域里的輝瑞(Pfizer),諾華(Novartis)和葛蘭素史克(GSK);傳媒行業里的環球影業(Universal Picture),索尼(SONY)和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(20th Century Fox File Corp.)等等。
相似問題
-
15*******96 2022-03-01
-
13*******11 2022-03-01
-
13*******34 2022-02-28
-
13*******31 2022-02-28
-
18*******45 2022-02-28
熱門問答
-
1
在荔浦黨政辦和黨建辦哪個好,適合想要快速提拔以及能力得到鍛煉?
3個回答 2285人關注 -
23個回答 1915人關注
-
3
在荔浦作為一名基層(縣直)公務員,身無半畝,卻心憂天下。是不是很弱智的表現?
3個回答 119人關注 -
41個回答 208人關注
-
52個回答 218人關注